分数,教育的目的

——摘自 【TED】考试分数不是教育的目的

虽然成绩能够检验我们的知识掌握程度,但也不能成为唯一的衡量标准。

教育家萨尔曼·可汗(Salman Khan)先生(可汗学院创始人)对此在演讲中分享了两个方面内容:

一个是掌握的技巧,另一个是思维方式。

假设我们现在正身处某中学的数学课堂,课题是指数函数,老师就此内容来上课,然后我们回家做一些相关习题。第二天早上,老师会检查这些作业,之后又是上课,做作业,上课,做作业。

这样大概会持续几周,就该测验了。在考试中,我也许只会75%的题目,你可能会90%,他可能会95%。但即使考试能帮助我们查缺补漏,可还是会有25%的内容没有掌握。就算那些得A的学生,依旧有5%的内容没有搞懂。但课堂还是会继续,进入下一个课题,它可能是更加复杂的内容,然后会建立在我们的知识漏洞之上。

因此这并不是学科本身难学,或是因为学生不聪明,而是因为他们在学习中不断积累着知识漏洞,当开始上新课时,之前的漏洞就会阻碍对于新知识的学习,就导致了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学习天赋。

只能当我们长大一点,有了一定的动力并决定下功夫去学时,才会发现自己其实是有能力学好的。

所以
萨尔曼提出:只有掌握了最基本的,我们才能去挑战更难得。

这就好比造房子。你请来包工头,告诉他们两周之内打好地基,两周之后你来验收,看到地基整体还不错,但有一些小问题,你对包工头说:你打的地基我能给你80分。 但是不用返工,你们开始建第一层吧,给你们一周时间。 一周过去了,你又来验收,这次问题百出,你只给他们打了60分,但工程并没有停。 最后,在建到第三层的时候,楼房轰然倒塌。

学习也是如此,我们用人为的方式去限制完成学习的时间,几乎可以确定,一定会有出入,然后我们检查也发现了问题,但却又将错就错。

因此萨尔曼再次提出:我们应该将人为的限制、僵化,转换成另一种方式。学生之间的差异应该是用多久和怎么学才能掌握一门学科,最重要的是,让学生们真正掌握知识,培养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,而非取得高分。这可以让他们认识到如果他们只考了80份,也不代表他们天生就只有80分的水平,而是说明他们还需要在这20%的内容上继续努力、迎难而上。

而且每个学生其实都应该遵循自己的学习进度,进行有个性化的一对一辅导,和有针对性的练习。

当然,这并不是什么全新的观念,在100年前的伊利诺伊州,温内特卡市就有这样的实践:他们尝试了这种以掌握为目的的教学,成果很显著,但是他们表示很难大面积推广,毕竟可行性太低了。

于是,基于此,萨尔曼可汗创立了可汗学院,旨在为全世界的人提供高质量的免费学习资源。 这样,学生就能够真正掌握知识,由此培养他们积极的心里,建立对学习的热情,以达到“倒三角”的理想状态。

小结

  • 在学习中不断积累着知识漏洞,当开始上新课时,之前的漏洞就会阻碍对于新知识的学习
  • 我们用人为的方式去限制完成学习的时间,几乎可以确定,一定会有出入,然后我们检查也发现了问题,但却又将错就错。
  • 重要的是,让学生们真正掌握知识,培养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